function_tooltest_func
mk體育-MKsports官網-肇慶:廣寧武術進校園掀熱潮 武術教學普及率已達100%
發布時間:2025-06-03
日前在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第七小學,課間的操場儼然成了傳統武術與醒獅文化的“活力課堂”。
武術教練帶領同學們練習基本功,細致分解腿功、腰功、肩功和步法要領,從“馬步”到“沖拳”,從穩如泰山到虎虎生風,強調“力從地起,勁由腰發”,體驗“剛柔相濟”武術精髓。
另一邊,醒獅社團的孩子們踏著鼓點練習跳躍、擺頭、眨眼等動作,教練手把手指導獅頭與獅尾的配合,“鼓樂一響,精氣神就提起來了!”學生們眼神專注,動作逐漸流暢。
近年來,通過開展一系列武術教育活動,廣寧縣第七小學的武術推廣取得了一定成效。目前全校學生都會洪拳操,一、二年級學生掌握武術基礎動作,三年級起逐漸增加武術套路的學習和五步拳、少年拳。別看他們年紀小,學起武術來可一點都不含糊,臉上神情專注而認真,每一個動作都努力做到標準規范。
學校通過成立武術社團,為學生提供學習和訓練平臺,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及素質特點,傳授棍術、劍術、刀術等技能,同時成立醒獅社團,聘請縣龍獅協會的師傅為學生傳授舞獅課程。
在廣寧,像縣第七小學這樣開展“武術推廣”活動的學校不止一間。據悉,全縣49所中小學、57所幼兒園實現武術課程全覆蓋,全縣進行武術活動的學生人數近6萬人,在陽光大課間的成功開展下,廣寧縣的武術教學普及率已經達到了100%。每天,武術老師在主席臺示范訓練,學生們精神昂揚、積極跟練,武術操已成為廣寧縣各學校大課間活動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
作為“全國武術之鄉”,廣寧深入發掘、傳承傳統武術文化,積極開展“武術推廣”活動,舉辦武術比賽,武術進校園成效明顯,不斷推動廣寧武術運動發展,進一步擦亮“全國武術之鄉”品牌。
通過規范武術教學,學生掌握了拳法、腿法、身法等基本技巧,逐步融入武術套路,動作精準度顯著提升。練習過程中,學生身體素質增強,肥胖率和營養不良問題明顯改善,體測合格率從2022年的85%提升至2024年的93%,肥胖率下降8%,近視率進一步降低,精神面貌煥然一新。
武術錘煉了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進取精神,增強了團隊協作意識和自信心,如小紅星幼兒園的幼兒訓練后,精氣神明顯改善,助力學生健康、陽光、堅毅成長。
通過武術課堂介紹中華武術的起源、發展、流派及文化交融,讓學生了解其歷史淵源、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,闡述“武德”“武禮”“武道”等哲學思想,講述著名武術故事和人物,傳承武術的道德規范和人文精神,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與敬仰,促進學生全面發展。
通過武術技能訓練,學生實踐感受武術魅力,結合傳統節日和校園活動進行展示表演與比賽,提升文化參與感和自豪感。
廣寧縣作為全國武術之鄉,通過全覆蓋開展武術進校園活動,在每位學生心中種下了一顆武術的種子,這顆種子將會生根發芽,遍地開花,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傳承和發揚廣寧武術的行列。
在2024年廣東省武術協會先進評比中,廣寧縣獲評“廣東省武術進校園推廣先進單位”,成為全國首個“武術進幼兒園全覆蓋”試點縣。
在2024年第十八屆全國武術之鄉比賽中,廣寧縣學生代表隊均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。在公開賽斬獲72枚獎牌、精英賽榮獲40枚獎牌,精英賽獲對練項目和集體項目三等獎及“武德風尚獎運動隊”榮譽稱號。
據廣寧縣相關負責人介紹,廣寧武術成果喜人:2024年,廣寧縣成為全國首個“武術進校園”試點縣,經驗被納入《廣東省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》,并在粵港澳大灣區推廣。非遺活化方面,醒獅、洪拳等非遺項目通過校園傳承煥發新活力,吸引社會資本投資武術研學基地2個。經濟效益顯著,2024年武術主題文旅活動帶動縣域旅游收入增長15%。
少年強則國強。廣寧武術在校園普及推廣,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武術的魅力,更在強身健體中培養了堅韌不拔的精神。
-mk體育-MKsports官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