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unction_tooltest_func
mk體育-MKsports官網-羅杰:中國體博會尋求變革的腳步不會停下
發布時間:2025-05-22
2023(第40屆)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(以下簡稱 中國體博會 )正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。 不惑之年 的中國體博會初次邂逅廈門,究竟擦出了怎樣的火花?2024新周期將 故地重游 移師成都的中國體博會,又將迎來哪些變化? 5月28日,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杰在2023中國體博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本屆展會圓滿地達成了預期的目標,但中國體博會尋求變革的腳步并不會因此停下。 以下是本次采訪的文字實錄。 A1:本屆中國體博會是 后疫情 時代我國舉辦的第一次大型體育展會,一面是參展的企業經歷了疫情的沖擊,另一面也迎來了智能化升級的機會。您怎么評價2023中國體博會? 羅杰:疫情三年帶給行業的影響是深遠的,很多企業都在面臨巨大的庫存壓力。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恢復常態,市場的潛力是要大于困惑的。我認為參展商的興奮還是要多于消極面。 一位展商找到我,說感到特別意外。讓他感到意外的理由竟然是,有33個國家的客戶到展位咨詢、采購。出乎意料。 開展前,通過我們的系統進行預登記報名的觀眾達到了25000人;在本屆展會的前兩個展覽日,有超過8萬人次來到展館觀展,這其中包括了65個地市的政府系統參展團 很多參展團都是各地司局長帶著省政府的任務來的,這說明全行業對發展體育產業的高度一致,以及重視體育制造業。 毋庸置疑,政府展團對于我們的參展企業而言是非常寶貴的資源,要知道我們的參展企業由70%的訂單來自政府采購體系。政府系統對產業和體育用品行業至關重要。 所以從貿易的角度來說,本屆體博會無疑是成功的。 另外,我一直在強調,經濟屬性不是中國體博會的唯一屬性。甚至我們一直在努力守住中國體博會的公益性質。多年來,我們拒絕了很多冠名、贊助的機會,我們一定要把主導權牢牢抓在手里 比如我們舉辦了十年的體育產業峰會,我們對它的期望就是:把它打造成為一個政府和市場的橋梁,包括我們舉辦的中國數字體育產業高峰論壇、2023中國運動空間大會等一系列平行論壇,目的就是把各方資源帶到中國體博會,讓中國體博會成為思想技術交流、新品發布、展示行業前沿的綜合性平臺。 那么如何匯聚各方力量,一定是靠內容去吸引人。比起展覽,我更看重這個。
A2:我們看到,本次展會新增了政府展區。在政府展區,我們不僅看到了不同地區的體育展品,甚至還有很多 文體旅 融合的展覽內容,給業界以示范 從展覽和會議兩個維度,打造真正具備市場影響力的政企合作機制,可以說是本次展會的最大亮點之一。在未來,設置政府展區會不會成為中國體博會的常態? 羅杰:中國體博會有兩個特征。一是我們始終在堅持自我革新;二是中國體博會的發展一直與國家的經濟形態休戚相關。 在新舊兩個世紀的交界時刻,中國看到了品牌的力量。回顧1998年的福州,當時我們意識到,要提升我們的服務,幫助企業展示出最好的一面 那一年之后,中國體博會就沒有在體育館內舉辦。 新世紀到來,中國加入世貿組織,外資、外企進入中國市場。對任何一個市場參與主體而言,管理的精細度都要提升,企業的戰略規劃要有長期性。于是2001年,我們組建了自己的團隊,中國體博會不再交給舉辦地。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,我們摒棄了很多短期行為,開始建立與客戶的長期聯系。 過去幾年,互聯網、大數據算法開始向所有實體業態發起沖擊。我們的展覽面積,從巔峰時接近18萬平方米下滑到12萬平方米,坦白講,壓力非常大。由此,我們也開始積極做戰略調整。 再到新時代,我們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,我們繼續完成自我革新。 正如前面所說,中國體育用品行業最大的客戶是政府采購。各地政府既是消費者,又是資源擁有者。所以設置政府展區,不僅將是我們未來的常態,我們還要在政府招商、發布和推介等各項工作中進一步發力。 這就需要我們具備進一步精細、精準地對接各地政府,并具備相應的服務能力。比如我們計劃在下屆展會,將政府各類活動的地點固定,讓政府領導和參會企業不用來回奔波;同時,在時間安排上,我們要謀求更加合理的排期,使各類活動不要沖突。 當然,最終還是要靠獨一無二的內容取勝。這是我們服務的核心內容。 因此,我們希望在未來的展覽形式上,用更多場景化的展出方式,為參展觀眾完整地展出包含上下游全生命周期的整套解決方案,為觀眾提供完整的消費場景。 對政府、專業買家和普通觀眾而言,這樣的展出也更容易理解。
A3:在您這幾日的觀察下,傳統的三大展區在本屆展會上有哪些亮點和趨勢? 羅杰:總體來說,三大展區中,健身展區的特點還是比較突出的。其展覽面積大約8萬平方米左右,是中國體博會的 半壁江山 。并在今年呈現出如下顯著特點: 第一,商用健身領域最大的特點,我認為是產品質量和工藝精細度有顯著提升。各個企業對產品細節的要求越來越多。同時,數字化、智能化依舊是商用健身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。過往幾屆中國體博會,數字化應用還是幾個大企業在獨享,然而現在已經幾乎普及。在展會期間,我就看到了 無人健身房 。 第二,從本屆展會上看,行業對體能訓練的關注度越來越高。 第三,在室外健身路徑方面,數字化的應用大幅度提升。很多產品都通過數字化升級,具備了游戲化、社交化的屬性,這讓戶外健身的趣味性大大提升。據說,數字和科技賦能后的一套室外健身器材,最高竟然能飆到150萬元人民幣一套。這令人咋舌。 第四,家用健身器材是我個人認為亮點最多的。 一方面,家用健身器材的功能性大幅度調整,專業細分趨勢愈發明顯,有給女士使用的,有給孩子使用的;有專門用來進行力量訓練的,也有專門進行柔韌或拉伸訓練的。這就讓家用健身器材變得小而精、少而精 過去家里的跑步機很大,配件很多;現在家用健身越來越小巧,功能聚焦在1至2個,甚至通過折疊等功能,實現了 1平米健身房 概念。 另一方面,家用健身器的顏值大幅提升。只有好看,才會吸引當下審美眼光挑剔十足的消費者購買。所以本屆展會,很多產品甚至用上了鋼琴烤漆融入家居,具備了家具屬性。 不得不說,家用健身器材的設計思路已經完全被顛覆了。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可以與手機互聯互鏈 這讓居家健身產品不僅能更精準科學地指導用戶,而且增加了產品的游戲屬性和社交屬性。目的只有一個,吸引消費者能更長時間地停留在機器上,而非停留在電腦和手機上。 體育場館及器材展區最大的特征,是企業更為重視產品的環保屬性。企業努力實現向上、中、下游的延伸,從原材料到施工質量的全方位把控。從用戶需求方面,作為體育場地設施行業最大的客戶,學校對體育場地器材的智能化和數字化需求明顯增加,因此,也有企業順勢推出了智能步道。 體育消費及服務展區里最大的特點,是新增了不少專項體育服裝的展商。傳統板塊方面,比如乒乓球在穩定增長。而羽毛球行業 馬太效應 愈發明顯,贏家通吃。
A4:中國體博會首次來到廈門,是否達到了您的預期?下屆中國體博會移師成都,是出于什么考慮? 羅杰:我們對廈門為我們提供的各項服務非常滿意。廈門方面包括很多參展商找到我們,詢問我們下屆能否繼續留在廈門。 但我總在強調,我們不是一個展覽公司而是行業協會,宗旨是推動行業的整體進步。中國體博會不是純粹的商業活動,而是整個行業的活動。 眾所周知,成都是一個擁有2000萬人的大市場,輻射整個西南。移師成都,不僅能帶動成都的體育用品行業發展,而且能帶動更多企業進入成都。同時,對中國體博會而言,選擇一座城市也是將這座城市的特色引入中國體博會,這是一個互相補足的過程。 當然,我們對中國體博會的舉辦城市,也有著非常完善的篩選體系。 首先是硬件上,要權衡展館面積、酒店、城市、交通等各類因素,比如我們要求:展館面積不能低于15萬平方米;其次是軟件上,要考慮城市及展館的服務、產業指數、消費場景、協調力度;最后,我們也會對企業進行調研,了解企業的需求與意愿。 成都是座體育名城,我們希望讓所有參與方都能在成都找到價值所在。 總之,中國體博會尋求變革的腳步不會停下。-mk體育-MKsports官網